2019禹鶴春季團建
2019年6月26日
“遲日江山麗,春風花草香”,在這個暖風拂面,萬物復蘇的季節,禹鶴總部及各分公司的員工分別舉行了春季團建活動。
4月27日,上海和天津的同事來到了煙柳畫橋,風簾翠幕的西子湖畔,這天,大家要圍繞杭州西湖群山進行一場單日徒步運動。
清晨從上海出發,到達杭州已是正午了,我們在山林間的農莊用過午餐之后就向著此次徒步路線的起點“九溪十八澗”出發了。
清代的文學家林紓曾經寫過一篇游覽“九溪十八澗”的散文:“過龍井山數里,溪色澄然迎面,九溪之北流也。溪發源于楊梅塢。余之溯溪,則自龍井始。溪流道萬山中,山不峭而塹,踵趾錯互,蒼碧莫辨途徑。沿溪取道,東瞥西匿,前若有阻而旋得路。水之未入溪號皆曰澗。澗以十八,數倍于九也……”。從文中我們了解到“九溪十八澗”名稱的由來,溪水發源于楊梅塢,凡是水沒有流進溪的都叫做澗,這里一共有十八條澗,正好是溪水曲折回旋了九回的一倍。
“九溪十八澗”草木茂盛,流水淳淳,我們一路行走在這條盛開著杜鵑花點綴的山路上,時不時耳邊傳來幾聲清脆的山鳥鳴叫,這時的心情很放松,邊賞景邊行走,一點也不覺得累。
穿越了“九溪十八澗”,我們來到了龍井村,“十里瑯珰”的入口就在眼前,相傳“十里瑯珰”原是古時候貨郎挑擔從錢塘江邊到龍井、靈隱的近路,因為貨擔上發出叮鈴當啷之聲而得名,路途有近十里,因此叫“十里瑯珰"。
攀爬“十里瑯珰”并不輕松,漫長的踏步,陡聳的臺階,未達山頂,有的同事就已經氣喘喘了。但當大家到達山頂的時候,視野豁然開朗,漫山遍野的茶樹在眼前鋪開,一圈一圈的很有層次感,山腳下的龍井村依偎在無盡的綠色之中,這時的我們不但收獲了美景,更有一種戰勝困難之后的喜悅之感。
翻過“十里瑯珰”,我們來到了“五云山”?!拔逶粕健睋f是有五色云彩盤旋山頂,經時不散而得名,實際上這個現象是因為山的位置處在錢塘江和西湖兩水相夾之間,水汽充沛,山上山下溫差明顯,形成山地云,經強烈陽光照射,便呈現出斑斕的彩霞。
“五云山”是我們這次徒步路線的最后一站了,大家沿著彎曲的小徑一路向前,我們路過了山間的千年古剎,在充滿禪意的深深竹林中破土而出的春筍已經脫殼,樹林中的山徑幽深而清靜,真是有“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”的意境。
同事們從艷陽高照一直走到了夕陽西下,整個徒步路線的總里程有11.93公里,累計爬升434米,在徒步的過程中,大家相互扶持,相互激勵,共同堅持完成了這這次徒步旅程。
4月13日,武漢的同事來到了錦里溝進行踏春活動,錦里溝是武漢市唯一的土家文化風情旅游區,陽春三月,正值賞花踏青好時節。滿山遍野的山花競相怒放,與景區內的土家吊腳樓、風雨橋、湖泊、溪流等交相輝映。
大家一一走訪了,賞月湖,月光橋,土家吊腳樓,蘭浦花溪等景點,踏足其中給人以“瓊山秀水仙境地,浪漫情懷別樣天”的特別美感,讓人流連忘返。
5月11日,重慶和成都的同事走進了神秘、靜幽的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,這里林木清秀,植被豐厚,蒼翠欲滴,飛泉流瀑遍布其間,包容了山、水、泉、峽、峰、瀑等眾多景色。清晨時分,霧氣彌漫,高大的三橋猶如連通天界神宮之間的御橋,更顯縹緲、震撼,令人不禁暗自相問:神乎?奇乎?
5月18日,廣州的同事們來到了被稱為“番禺氧吧”的大夫山森林公園騎游,整個公園被連綿不斷的群山環抱著,海拔226.6米的大夫山是廣州番禺的第一高峰。園內的大小山塘和多個人工湖促成了峰戀起伏、湖光倒影的景象。
5月的廣州天氣炎熱,但是大家熱情不減,興致高昂,揮汗如雨地在運動中燃燒我們的卡路里。
5月18日,青島和沈陽的同事在兄弟連拓展營進行了一場團隊拓展活動,在訓練基地,大家嘗試了“信任空中飛人”、“呼吸的力量”、“神筆馬良”這三項拓展項目,為完成任務,每一個成員都在積極的出謀劃策、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,大家沒有任何的個人主義,而是相互幫助與協作,本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大家憑著足夠的信心、伙伴的支持、正確的方法、都一一出色地完成了!
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,轉眼間2019已經過半,我們努力的上半年無論是遺憾或是圓滿,都已成過往,充滿挑戰的下半年就在眼前,讓我們珍惜時光,攜手向前,帶上我們徒步時的那份堅持,用我們完成“神筆馬良”的團隊精神,在各自的崗位上全力以赴,讓我們的團隊成為最棒的團隊!
